读诗书很多年,先秦诸子,史记战国策左传,两汉歌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民国白话文,忽然有点想说的欲望,偶尔记录在此;N多年后自己看自己年轻时的文字,会作何感想?
孙武的不幸
作为后世兵家宗祖的孙武,其所著兵法十三篇至今仍名播四海;不独为中国军人所奉,也为外国军人所奉,传说法兰西皇帝拿破仑被流放孤岛时,看到了《孙子兵法》,,后悔看到太迟了,九十年代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军官更是人手一册《孙子兵法》。书中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等理论给了后世极大的影响 ,如今连商战也成了《孙子兵法》的用武之地,这是两千年前的孙武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作为一个人,孙武以一部兵法而垂千年盛名,得到后世人的景仰,实在是人生的幸事,然而孙武的《孙子兵法》实在是孙武的不幸。
假使孙武躬耕于南亩,垂钓于江湖,不理诸侯之事,相忘于江湖 ,孙武虽将无后世之盛名,却将无人生之大不幸。孙武的不幸在于他所学所用所传的是带兵打仗之道,集体杀人之法。孙武在吴国带兵多年 ,多次与楚国交战,有一次大破楚军,几乎灭了楚国。与孙武自身,用了平生才学,应是幸事,然而春秋诸侯杀伐,无道义可言,只为诸侯权臣之私利,计谋越好,杀伐越多,诸侯称霸之心越盛。孙武虽用了平生所学,然而不幸成了他人杀伐之工具,将士百姓则成了他习用兵法的的牺牲品 。一部《孙子兵法》,不知是用多少将士百姓的性命换来,当然也包括吴王宫中那两名仅仅为了试演兵法而送了性命的无辜宫女(此事曾作为孙武严明军纪不畏吴王的典范之例)。试想,如果孙武仅靠拍脑袋,没有自己的实战体会能写得出《孙子兵法》?不能。孙武是不幸的,因为孙武没有把他的兵法用在正义上,他只为诸侯服务。
然而孙武的不幸却是我们后人的幸事。孙武的兵家是春秋诸子百家的重要组成,我们后人有幸了解到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那么辉煌的先圣迭出、思想荟萃的精神极具开放的文明大发展时代,留给我们后人照耀今古的瑰丽 文字与无与伦比的思想学说; 如果没有那么多前人的不幸,我们后世人何以知道人生的幸与不幸,何以了解祖先的光荣与艰辛呢?这才有了读史可以察今的名言。
评论